天净沙·秋思

——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: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

来源: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\\ 作者:马致远 \\ 朝代:元代 \\ 栏目: 元曲 \\ 人气: \\ 更新:2017-08-02

  枯藤老树昏鸦,

  小桥流水人家,

  古道西风瘦马。

  夕阳西下,

  断肠人在天涯。

枯藤老树昏鸦, 小桥流水人家

《天净沙·秋思》古诗配画

  「翻译

  天色黄昏,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,发出凄厉的哀鸣。

 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,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。

  古道上一匹瘦马,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。

 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,从西边落下。

  凄寒的夜色里,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。

 

  「注释

  ⑴枯藤:枯萎的枝蔓。昏鸦:黄昏时归巢的乌鸦。昏:傍晚。

  ⑵人家:农家。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。

  ⑶古道: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(路)或年代久远的驿道。西风:寒冷、萧瑟的秋风。瘦马:瘦骨如柴的马。

  ⑷断肠人: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,此指漂泊天涯、极度忧伤的旅人。

  ⑸天涯:远离家乡的地方。

 

  「赏析

 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,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,因而一直未能得志。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。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,困窘潦倒一生。于是在羁旅途中,写下了这首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。

  《天净沙·秋思》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,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。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,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,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,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,它抒发了一个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。这支小令句法别致,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,一共列出九种景物,言简而意丰。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,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,意蕴深远,结构精巧,顿挫有致,被后人誉为“秋思之祖”。

  《天净沙·秋思》全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。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。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。

  头两句: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”,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,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,这里的枯藤,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,昏,点出时间已是傍晚;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。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。

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。

  第三句:“古道西风瘦马”,这一句诗人马致远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,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。

  最后两句:“夕阳西下,断肠人在天涯”,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,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,诗人马致远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,巧妙地连缀起来,通过枯,老,昏,古,西,瘦六个字,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。最后一句,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,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,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,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,牵着一匹瘦马,迎着凄苦的秋风,信步满游,愁肠绞断,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,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,恰当地表现了主题,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,显示主题,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对故乡故土的愁思之情。

 

 

 

声明: 本网所转载的部分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,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。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,本站不持任何立场!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主题: 思乡诗
马致远
马致远
——元代诗人

马致远简介,元代著名戏曲家(杂居与散曲家),与关汉卿、郑光祖、白朴并称“元曲四大家。”。马致远的代表作有《汉宫秋》、《陈抟高卧》、《天净沙·秋思》、《东篱乐府》等..

上一篇:

下一篇:寿阳曲·江天暮雪

相关古诗
  • 静夜思

    静夜思 李白表达思念故乡的五言绝句古诗《静夜思》全诗朗诵与赏析: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

      作者: 李白
  • 采莲曲二首·其二 王昌龄关于莲花荷花的乐府诗《采莲曲二首其二》: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。作为中国最美古典诗词之一,采莲曲颇俱鉴赏价值。

      作者: 王昌龄
  • 塞下曲·其一

    塞下曲·其一 李益《塞下曲·其一》:蕃州部落能结束,朝暮驰猎黄河曲。燕歌未断塞鸿飞,牧马群嘶边草绿。这是一首描写唐军征戍生..

      作者: 李益
  • 题君山(洞庭诗) 雍陶的题壁诗《题君山(洞庭诗)》全诗原文:烟波不动影沉沉,碧色全无翠色深。疑是水仙梳洗处,一螺青黛镜中心。

      作者: 雍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