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别两首·其二

—— 赠别其二 | 杜牧赠别古诗二首

来源: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\\ 作者:杜牧 \\ 朝代:唐代 \\ 栏目: 唐诗三百首 \\ 人气: \\ 更新:2017-08-17

  多情却似总无情,唯觉樽前笑不成。

  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

杜枚古诗赠别其二配画
杜枚古诗赠别其二配画
 

  「韵译

 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;

 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。

 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;

 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。
 

  「注释

  多情句: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,一时无法表达,只能无言相对,倒象彼此无情。

  樽:酒杯。
 

  「鉴赏

  作为一首赠别诗,杜牧的这首诗重写惜别,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。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,似乎冷淡无情;次句以“笑不成”点明原非无情,而是郁悒感伤,实乃多情,回应首句。

  齐、梁之间的诗不用“悲”、“愁”等字,却写得坦率、真挚,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。

 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,又不得不分别,感情是千头万绪的。“多情却似总无情”,明明多情,偏从“无情”着笔,着一“总”字,又加强了语气,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。诗人爱得太深、太多情,以至使他觉得,无论用怎样的方法,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。别筵上,凄然相对,象是彼此无情似的。越是多情,越显得无情,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,诗人把它写出来了。“唯觉樽前笑不成”,要写离别的悲苦,他又从“笑”字入手。一个“唯”字表明,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,举樽道别,强颜欢笑,使所爱欢欣!但因为感伤离别,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。想笑是由于“多情”,“笑不成”是由于太多情,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。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,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,说得委婉尽致,极有情味。

  题为“赠别”,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。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,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,借物抒情。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,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。这就是刘勰所说的:“属采附声,亦与心而徘徊”(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)。“蜡烛”本是有烛芯的,所以说“蜡烛有心”;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“惜别”之心,把蜡烛拟人化了。在诗人的眼里,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,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。“替人垂泪到天明”,“替人”二字,使意思更深一层。“到天明”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,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。

  诗人用精炼流畅、清爽俊逸的语言,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,风流蕴藉,意境深远,余韵不尽。就诗而论,表现的赠别感情还是很深沉、很真挚的。杜牧为人刚直有节,敢论列大事,却也不拘小节,好歌舞,风情颇张,本诗亦可见此意。

  【推荐阅读】:杜牧赠别诗赠别·其一

声明: 本网所转载的部分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,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。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,本站不持任何立场!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杜牧
杜牧
——唐代诗人

杜牧世称“杜樊川”,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,"大杜“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,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,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,代表作品有:《过华清宫绝句》、《阿房宫赋》等。..

上一篇: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

下一篇:闺怨

相关古诗
  • 苏武与李陵诗四首·其四 苏武与李陵诗四首其四原文:烛烛晨明月,馥馥秋兰芳。芬馨良夜发,随风闻我堂。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

      作者: 无名氏
  •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诗人李益的七言绝句古诗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全文及鉴赏:回乐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不知何处吹芦管,一夜征人尽望乡。

      作者: 李益
  • 别董大二首

    别董大二首 高适别董大二首古诗赏析: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六翮飘飖私自怜,一离..

      作者: 高适
  • 孔雀东南飞(焦仲卿妻刘兰芝所作)

    孔雀东南飞(焦仲卿妻刘兰芝所作) 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故事、原文全文:序曰:汉末建安中,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,为仲卿母所遣,自誓不嫁。其家逼之,..

      作者: 无名氏